【大會現場。朱其攝】
八師石河子市全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助推軍墾文化“火出圈”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翟薇
5月20日,游客在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內參觀。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張德智 攝
4月29日,石河子市首屆芝櫻花文化旅游節在將軍山遼疆生態公園啟動。圖為游客在芝櫻花海游玩。 薛瑋 攝
“太震撼了,這里讓我們對兵團的發展歷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兵團人身上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月19日,來自四川省成都市的游客馬定國說,他是慕名來到位于八師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的,在講解員的講解中,他了解到博物館里一件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以及所承載的精神,同時也被這些故事里的人感動。
八師石河子市是一座由軍人選址、軍人設計、軍人建設的軍墾城市。軍墾兒女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履行屯墾戍邊職責使命,創造了戈壁建新城、荒原變綠洲的人間奇跡,而石河子市也因其獨特的軍墾文化、豐富的紅色資源,成為新疆紅色旅游首選地。
如今,八師石河子市堅持文化賦能,走出了一條以軍墾文化為根基、為底色、為驅動的城市創新發展之路,力爭打造“兵團精神傳承地、兵團實力展示地”。
軍墾文化與城市共生
武悅是一名新入職的“00后”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講解員,如今,她發現這份工作與入職前想象的大有不同,“我在剛來到這里工作時,認為講解員的工作只需要掌握講解詞就夠了。但當我認真觀察了前輩們的講解后,發現這個工作更多的還是要投入感情,將自己代入到當年的歷史中去,置身于當時的情景,以真情去感染游客?!蔽鋹傉f,“這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工作?!?/span>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作為八師石河子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是一座以新中國屯墾戍邊革命歷史為主要研究及陳列內容的國家二級博物館,其中館藏文物18621件,包括國家一級文物33件,國家二級文物2件,國家三級文物20件。游客在參觀時,可通過多媒體顯示屏、觸摸互動屏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一代又一代兵團人為推動新疆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家邊防作出的突出貢獻。
讀懂一座城,從走進博物館開始。八師石河子市充分發揮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一期)紅色基因庫”核心引領作用,充實軍墾文化展示和體驗功能,保留軍墾印記,打造全疆最具知名度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黨性教育基地、廉潔文化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勝地。
同時,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通過邀請專家或經驗豐富的講師、教授授課,采取“傳、幫、帶”的方式,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專業資質水平的文博專業人員;在國內大型博物館、紀念館推出的優秀臨時展覽中挑選引進,提高博物館陳列展覽水平;將展覽送進團場,推出小型精品展覽,充分利用各團團史館、展覽館進行巡展,發揮紅色宣傳窗口作用;利用“科技+互動”、情景重現等方式讓文物“活”起來,加強博物館旅游體驗化建設。
來自江蘇省南京市的游客錢林已經是第三次來到八師石河子市旅游了,“這里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歷史遺址,讓我非常有代入感,想起了年輕時作為知青下鄉的場景?!卞X林說,“作為一名老黨員,每次到石河子參觀游玩,感覺對自己的精神都是一種洗禮?!?/span>
近年來,八師石河子市將紅色基因、兵團文化、歷史文化有機融入城市建設,通過建設博物館、紀念館、城市雕塑、主題文化公園、文化廣場、文化街區、道路及建筑等方式,打造城市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保留“紅色軍墾”城市記憶,營造沉浸式體驗軍墾文化氛圍,依照軍墾年代生活化場景,建設軍墾文化雕塑、浮雕、墻繪等,打造特色文化休閑街區。
軍墾文化與生活共融
在八師石河子市居民張強的記憶里,威風鑼鼓隊陪伴了他很長一段時間,他已經習慣了節假日和家人一起上街看演出。100多名穿紅掛黃的“勇士”,在“大帥”的指揮下,騰挪閃跳、歡呼雀躍,鑼鼓喧天,在張強心中,這才是節日該有的氛圍。
軍墾鼓藝是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產,1999年,一四三團聯合加工廠成立威風鑼鼓隊,將安塞腰鼓經過重新編排,與傳統軍墾鼓樂相結合,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具有軍墾文化特色的軍墾鼓藝。
在八師石河子市,如軍墾鼓藝一般,具有軍墾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很多。為了更好地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八師石河子市推進非遺“活態”傳承,鼓勵非遺傳承人回歸社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回歸生活;開展威風鑼鼓隊等非遺展示與民俗文化表演,使非遺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宣傳與發展,力爭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大家的生活。
此外,八師石河子市還圍繞愛國愛疆、民族團結、兵地融合發展、地域文化等主題,打造出了軍墾文化節、草原文化節、桃園文化節、沙漠文化節等10個獨具特色的軍墾文化節日,各類文化活動突出軍墾特色,發揮了凝聚各族職工群眾的作用,為軍墾兒女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今年60歲的八師石河子市居民胡紹英,退休后的生活過得很悠閑?!耙郧肮ぷ髅?,沒有時間出去玩。退休以后,終于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了?!焙B英說,“五一”期間,她和朋友一起參加了石河子市首屆芝櫻花文化旅游節,在漫山遍野的芝櫻花海拍了許多照片。最近,胡紹英還準備和朋友一起去觀看文藝演出。
近年來,八師石河子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職工群眾,扎根人民、抒寫人民、歌頌人民,把滿足職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創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支持優秀文藝作品多演出、進基層;圍繞職工群眾生產生活,創作出許多具有軍墾特色的本土電影、電視劇、微電影、抖音短片、網絡影視劇等作品。
軍墾文化與產業共榮
1958年是兵團工業元年,這一年誕生了兵團第一批工業企業,這些工業企業大多以“八一”命名,如八一棉紡織廠、八一毛紡織廠、八一制糖廠等,它們是兵團工業的支柱和驕傲,承載著兵團人那段燃情歲月的珍貴記憶。而如今,在八師石河子市八一棉紡織廠廠區原址上,建起了一座石河子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園。自2021年7月開業后,許多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來此參觀游玩,還有不少八一棉紡織廠的老職工故地重游。
“和朋友約著一起來逛石河子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園,看到了當年著名的八一棉紡織廠保留下來的廠房、機器及珍貴照片資料,這里工業特色濃厚,很有年代感?!眮碛瓮娴氖幼哟髮W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學生謝丹興奮地說。
八師石河子市推動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建設紅色軍墾文化產業園區。以核心競爭力強、產業關聯度高的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為依托,規范發展文化內涵豐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突出、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的精品文化產業園區。提升文化產業園區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園區由要素集聚空間向創新發展平臺轉變。鼓勵文化產業園區、示范基地建設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新型高端服務業發展,培育和孵化一批特色文化企業。支持特色文化企業和項目進入景區,實施“進景區計劃”,提升景區文化項目文化內涵。
據八師石河子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文興介紹,目前幸福路步行街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園入選首批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石河子總場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敖衲?,八師石河子市將以創建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為抓手,深挖軍墾文化資源,打造‘兵團軍墾紅色文化旅游體驗基地’品牌,落實支持旅游發展激勵政策,吸引大型文旅企業入駐,加快推進八師石河子市旅游產業提質升級,促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睆埼呐d說。
《兵團日報》(2023年5月23日第8版)